写作,是一种输出。
需要你内里有东西,才能有所输出。
最近觉得自己已经无法输出了,说的都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。
我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,需要一定量的输入,去生活,去感悟,才能说些有一定意义的话。
否则,都是些废话。
就像素素的职业一样,一个教师一定是有自身的一定的知识储存量的。
没有东西,便无法教学。
没有储存,便无法解答疑惑。
如果开口就胡说八道,你说过就忘了,但你不知道你所说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。
也许谁都可以通过教师资格的考试,但不一定谁都有资格做一个教师。
就像谁都能说一些话,但也不是谁都能成为一个作家的。
世界上有很多种职业,有些职业需要的是技术性的东西,有些职业需要技术,也需要特定的知识点。
有些呢,则既需要一定的技术,也需要一定的知识,还需要一定的良知。
某些泯灭了良知的人,却做了某些特殊的职业,那能导致什么呢?
个人觉得,有些职业理所当然地,应该比其他职业多一层考核,考试。
因为影响不一样。
因为影响的范围大小不一样。
————
医生有医德。
但即便这样,也有当了医生的人,某一天没承受住诱惑,违背了医德。
警察有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。
但也会不断地出现一些道德败坏的例子。
因此,我们要放弃这些规范要求吗?
不是的吧?
我觉得,基本的要求不应该降低,只是呢,有时候不得不根据现实情况而有所变动。
比如,有些时候,岗位上需要更多的警察。
达到要求的不够,就只能降低某些标准进行“扩招”。
甚至,有时候有更多复杂的原因,跟岗位需求无关,而是跟某些人的利益有关。
这些是很多人都无法了解到的情况。
只有少数人知道,而这些少数人呢,又被要求了“封口”,因为所谓的“影响不好”。
因为大众知道了真相也没有帮助,因为也许可以激励大众中的某些人积极向上。
人民的思想真的重要吗?
就像在一个家庭里面,一个未成年人的想法重要吗?
一个宠物的喜好重要吗?
不同的人,想法不同。
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么基本的原因,人类社会是永远不会达到永久的和谐的。
矛盾一直会有,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。
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,“被误解,是表达者的宿命。”
这听起来,像是某种极端悲观者的想法。
然而,也是事实啊。
“永远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感同身受。”
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,因为每一个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。
所以,所谓的“感同身受”,也只能是感受到了类似的情感,类似的痛,类似的喜。
就像某位语文老师说的,没有“同义词”,只有“近义词”。
共情。
代入。
能够做到类似就已经很厉害了。
那些没能做到一点类似的,也许,他们是太幸运了,也许,他们是太悲哀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白毛校花天天叹气,他怎么还在变强 言灵物语 偷听福宝心声,搬空存粮和离逃荒 乡村爱情之我是刘能亲弟弟 糟糕!公子变家奴又被太女强制爱 我带超市穿荒年,娇养美强惨战王 【体坛乒乓】爱你,无关名义 名柯:穿成毛利兰的我拒绝等待 惊悚社区医院第二部 另一个鬼界 离婚后,他全世界追妻 让你穷游世界,你去薅罪犯羊毛? 此处省略多少字 穿个越!咋还成仙了 都市仙尊的重生之路 万界:给蜘蛛子赎身后让她看咒回 你惹摄政王妃那个记仇精干嘛? 玩三国志战略版,分币不充 咸鱼贵妃今天也在摆烂 红楼两小无猜玉轩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