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知道马喆在用小镇隐喻大明,小镇的人口达到峰值就会出现问题,那么大明的人口达到峰值一定也会出现问题。
大明的人口峰值是多少,又要如何解决人口问题,总不能强迫百姓不生孩子吧,那不是违反天道吗?
“马先生,按照你的这套说法,不管任何朝代如何努力,都不可能千秋万代,一姓永相传是吗?”
“若是生产力不能提升确实如此,从秦始皇设郡县,一统天下以来,这天下已经换了多少主人,王朝最长存续也就是三百年左右,这不是一个巧合,而是以如今的生产力,三百年和平人口的繁衍已经达到了土地受的极限。
一旦出现天灾人祸,天下立刻大乱,即使是宗室奋起拉拢一批支持者,再次将王朝稳住,天下也不再是原来的天下。
经过战乱,天下依然是十室九空,空出了大量的土地,人地矛盾得到了根本的解决,与改朝换代没有什么区别。”
“那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?这天下就这样反复轮回,那朕努力还有何意义?”
“陛下!这不一样,皇帝有作为会让王朝存续的时间长一些,若是皇帝混蛋二世而亡的例子可是比比皆是。要说解决办法,也不是没有,只是以大明如今的氛围,很难实现。”
朱棣蹙眉问道:“为何难以实现?”
“解决人地矛盾,无非是两条路,一条是增加土地的亩产量,让同样的土地养更多的人口,想要做到土地的亩产量增加,需要一整套的种植学问。
大明朝廷可有重视农业种植的研究,一粒种子种到田里,为何就能生长发芽、开花结果。能够让庄稼长得好、长得快、产量高原因是什么?
想必朝廷里的儒生一定会说,春种秋收乃是天道,岂是人力可以改变。那么陛下有没有想过,我们的先人从刀耕火种到如今的精耕细作,粮食的产量增加了多少?
这些产量的提升都是在种植的过程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,但是很少有人会对种植技术进行系统性的总结,即使是有人总结的那么几本农书上写的也是晦涩难懂。
农书是写给百姓看的,百姓连字都不认识几个,如何看得懂书上写的那些之乎者也。
专业的书籍第一要求不是文采,而是描述准确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不能含含糊糊,让人不断试错才能确定正确的方式。
要说历代朝廷不重视农业,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,然而历代的王朝重视农业的做法,基本就是兴修水利,确保灌溉,根本就不去整理专业的农业知识,以及对粮食作物的研究。
就跟人不吃饭会饿死,不喝水会渴死,那么庄稼是不是也是一样,不喝水会渴死,那么庄稼需要吃什么长大,有人说的清楚吗?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圣迹之城 法医秦阳:那些案件中的尸体 红楼之贾芸的逆袭 朕说,大宋要有光 大宋赵官家 从重生美利坚1919开始 苟在内娱,专蹭名气值 当家小祖宗 少有人走过的路 谍影交锋 昏暗猎记 大日合欢吞天诀 乱战异世之开局成为大楚皇朝太子 去追你的男闺蜜吧,我累了 人间七念 平衡之界 躬耕于大唐 大明:吾爷戚继光,入朝杀倭开始 快穿:清冷美人深陷修罗场 女尊国的男质子